驾驶共享汽车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时间:2017-06-22  编辑:kaiyun电子

如今很多城市已经开始了提供共享汽车的服务,让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然而,由此而诱发的新的问题又来了。驾驶共享汽车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下面就让小编详细介绍一下吧!

驾驶共享汽车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驾驶共享汽车出事故谁担责?

[案例]“新手”多,导致共享汽车事故多

据四川当地媒体报道,4月25日,成都市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租用一辆共享汽车,结果发生交通事故,撞倒3人,致一人当场死亡,一人膝盖粉碎性骨折。令人震惊的是,该学生驾照的12分之前已全部被扣完。

4月10日,西安,田先生驾驶共享汽车在准备还车的路上和一辆出租车相撞。

4月11日,成都,苏女士驾驶共享汽车撞上路中间的护栏和隔离墩并导致在另一边车道行驶的一辆奔驰车受损。

记者发现,这些事故大多是由“新手”造成,即第一次驾驶共享汽车,甚至是第一次驾驶汽车,紧张的情绪和不熟练的操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体验]轻轻松松冒名租借

在第一个案例中,一个扣完12分的人是如何租到共享汽车呢?据交警调查后发现,肇事司机使用了朋友账号进行租车。

5月8日,记者进行了测试,在下载一个共享汽车App后,使用朋友注册过的手机号及验证码进行登录,发现仅需填写发送到该手机上的验证码即可。随后,记者进行了租车服务,也没有进行其他的身份验证。

郑州的陈先生也向记者反映:“App一打开就可以租车了,如果实际驾驶人和用户不一致怎么办?只验驾照不验人,这势必会导致一些不具备驾驶资格的人冒名驾驶,给没有驾照的人提供机会,增加上路的安全隐患。”

驾驶共享汽车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司机都要承担责任,除非是汽车本身存在故障,才是平台的问题。

更详细来说,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分为两种,即事故责任和合同责任。事故责任由开车的人负责,合同责任则看双方签订合同的约定。而共享汽车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即汽车租赁是属于信息租赁还是物质租赁。

如果说平台仅仅是提供信息服务,那么平台只承担信息的责任;如果说平台是出租人,那么就要承担其他更多的责任。

“共享汽车”在面临交通事故时,需要区分是双方驾驶员责任还是汽车本身瑕疵带来的产品责任:

前者只需依照现有的交通责任事故认定规范进行归责即可;

而后者所产生的产品责任则可以诉诸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等,平台自身的“免责条款”不能免除此类法定责任。

谁来保证“共享汽车”车况安全

不少“共享汽车”App在其免责条款中都有一条规定:概不就汽车做出任何保证,无论是明示或默示的,包括任何关于汽车适用性或良好性的默示保证。如果会员在驾驶过程中确定汽车可能带来不安全,应立即停止使用汽车并联系客服。

这一免责规定,也是目前“共享汽车”的“槽点”所在。毕竟,对于经营者来说,提供安全的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因此,一旦在使用“共享汽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平台不得通过格式条款来免责。

展开全文

编辑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违章查询

汽车优选

看了又看

全国车管所

热门品牌

推荐车型

Baidu
map